昨天,《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闭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当天晚上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会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将更加有力地引领和推动各方以最大的政治决心,最强的行动力度和最有利的保障条件,深入对话,凝聚共识,务实合作,推动达成既具雄心又平衡务实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的主流化,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第一阶段会议兼具雄心和务实
黄润秋表示,2010年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制定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2020年目标”,简称“爱知目标”。2020年,联合国对“爱知目标”的评估结果显示,20个“爱知目标”中只有6项目标部分达成,部分子目标甚至更加恶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刚刚闭幕的COP15系统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推动制定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描绘新的蓝图,对于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黄润秋表示,COP15第一阶段会议是兼具雄心和务实、紧张高效、成果丰硕的会议。《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则在发布会上呼吁各缔约方谨记在会议上作出的承诺,协助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会议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
黄润秋介绍,此次会议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一是凝聚广泛政治意愿,形成强大政治推动力。9位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线上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讲话,这是《公约》历史上首次在高级别会议阶段设置领导人峰会,也是规格最高的领导人峰会。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大信心和政治推动力。二是达成“昆明宣言”,这是本次会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磋商提供了政治指引。同时,生态文明论坛还发出了“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倡议,对提升各方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中国提出了务实而有力度的东道国举措,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
黄润秋表示,相信这些举措将有力地引导各方调动资源,务实行动,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拓宽各种资金的投入渠道,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的支持,共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进程。
COP15·解读
中国是否支持“3030”目标写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磋商过程中,以“高雄心联盟”为代表的许多国家提出了到2030年保护全球30%陆地和30%海洋的目标。在昨天晚上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德国记者提问,中国是否支持“3030”目标写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作为COP15的东道国,中国将努力推动各缔约方扩大共识,相向而行,达成兼具雄心又务实的保护地目标。
黄润秋介绍,目前,全球只有15%的陆地和7%的海洋得到了保护,还没有完成“爱知目标”。“3030”这一“高雄心”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人们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的迫切愿望和宏伟目标。但还有一些国家提出,确定保护地面积的目标除了要考虑数量,也要考虑质量。
他表示,一个“高雄心”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支持目标实现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和制度保障,也离不开有效管理,以及地方、社区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做到兼顾雄心又务实。作为COP15的东道国,中国将努力推动各缔约方扩大共识,相向而行,达成兼具雄心又务实的保护地目标,服务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2030年长期目标,以及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文/本报记者 董鑫